![]() |
![]() |
![]() |
![]() |
![]() |
![]() |
![]() |
![]() |
![]() |
![]() |
首頁 > 新聞動態 |
地基處理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分析
分類:新聞動態
作者:黃秋鵬
發表時間:2016-09-04
摘要:在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地基作為水利工程的基礎建設,做好水利工程的地基建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這水利工程的質量。本文通過對水利工程中的地基處理技術的簡要分析,希望能對水利工程中的地基處理技術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前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現代化的技術在創新發展的同時,地基處理技術得到了前所未有過的進步。保證地基工程質量就是保障整個工程的質量,因此對地基的處理至關重要。地基工程建設具有保障我國水利工程、有效的調配我國的水資源的作用。與普通工程所不同的是,水利工程比較復雜,尤其受到地形、地質的影響作用巨大。地基在任何的建筑施工中都承載著基礎性的作用,因此研究地基處理對水利工程施工具有重要意義。 1.水利工程中的地基處理 1.1水利工程地基概述 在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很多問題,在水利工程的各種問題當中地基處理問題屬于最重要也是最復雜的問題。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由于地形的復雜多樣性對地基的影響巨大,但如過地基建設不夠,就會使整個水利工程建設無法承載建筑上的重量,除此之外還會帶來很多危害:第一,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難免會對工程周圍的地質環境帶來一定的破壞,很多的地質環境周圍的抗滑面的結構強度較低,無法承載工程需要的壓力,尤其是水利工程所需要的抗滑能力、地質穩定性指標不能夠滿足。第二,地基的土層的強度難以達到工程所需的承載要求,一方面是由于地基中的土層分布不均勻,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地基中土層中很可能存在相對薄弱的環節,由于建筑物的重壓會使地基上的土層產生不均勻的沉降作用,甚至能對整個建筑產生整體性的破壞作用。第三,水利工程中,如果建筑物的地基處于比較松散的礫石層、或是透水性比較好的位置,這樣的地基就會出現透水、滲透的現象,最終導致基礎地基的破壞或是水力梯度遠遠超出可接受的范圍【1】。 1.2水利工程地基處理技術的發展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地基處理技術,隨著技術的不斷改革與進步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發展的方向主要是在原有的地基處理方法的基礎上,不斷發展新的地基處理方法,特別是將多種地基處理方法相結合,形成了一種非常獨特的復合加固技術。即由單一的處理方法轉變為多元化的處理方法,如單一加固轉變為復合加固,單一的材料轉化為復合材料加固,單一靜力加固或動力加固發展為二者的結合等【1】。 2.水利工程中地基處理技術 2.1平面以及斜面的地基處理 對于平面地基一般采用水漫灌的方式進行地基的處理。因為采用水漫灌,是通過將土的顆粒間充滿水的方式使泥顆粒的水達到飽和,這樣一來顆粒之間的毛細力就會大大降低直至消失,地基進而發生自由沉降,實現顆粒間的配級重組的目的,且通過自由沉降的地基的抗滑能力可以滿足水利工程的需要。采用水漫灌的方式應該注意水漫灌的時間。時間需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來決定,需要根據地基土壤的種類進行判斷:當土壤的種類屬于粘粉粒土體,水漫灌就需要持續兩到三天;當地基土壤的種類屬于砂礫卵石,則需要一天左右。無論土壤的土質是什么種類,都需要對水灌后的地基表層進行及時的補充,這樣才能避免上層地基發生粗化的情況發生。 如果地基為斜面地基,通常不再采用水漫灌方法,斜面地基的地質條件使水分分布不均勻,因此采用水漫灌的方式很難使土體顆粒間的水飽和。為了解決斜面地基土顆粒難以飽和的這一問題,通常在斜面等高的地方開挖滲水溝,將水灌在水溝中,這樣地基中土體顆粒間的水分就會最大限度的接近飽和。滲水溝法需要注意滲水斷面的大小,如果滲水斷面過大,會對斜面地基產生較大擾動,破壞其穩定性。所以在對斜面地基進行滲水溝的挖掘時,需要對較大斷面尺寸進行改小的工作,最好將深度和寬度控制在10~375px之間最為適宜。斜面地基采用的滲水溝技術還需要注意,為了使土壤達到滿足工程要求的夯實效果,可以采用適當調整滲水溝間距,調整幅度可以根據土體類別以及坡比系數來確定,滲水時間同樣需要考慮土體屬于哪種類別,另外還要考慮到處理厚度【2】。 2.2水泥攪拌樁技術 水泥攪拌樁技術是一種處理軟土地基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處理方式。通過將水泥通過固化劑形成樁體,然后通過專用的攪拌機械將其與軟土地基進行強制拌合,這一過程需要使用專用的攪拌機械。經過攪拌機械的攪拌以后,軟質土層發生硬化,整體復合強度明顯提升,滿足水利工程的需要【2】。 水泥攪拌樁技術的優點在于:第一,技術對設備的要求不高,因此較易操作;第二,該技術對施工時間沒有限制;第三,該技術的施工成本低。因為其技術的三項顯著的優點,因此被廣泛應用于水利工程中軟土地基的處理。 攪拌樁施工的工藝流程:第一步要做好場地準備工作,樁機就位以后開始制備水泥漿;第二步是首次預攪下沉;第三步是提升噴漿攪拌;第四步是二次攪拌噴漿下沉;第五步是二次提升噴漿攪拌,第六步是成樁,具體工藝流程如圖1。 圖1:攪拌樁施工工藝流程圖 3.水利工程地基處理措施 3.1水泥粉煤灰碎石樁 水泥粉煤灰碎石樁因其粘度高,適合水利工程的地基改造施工的特點,通過運用水泥粉煤碎石樁為主料,進行施工改造而成的復合地基。復合地基的特點在于當地面建筑物壓力增大時,能夠很好的分散壓力減少地基的形變。水泥粉煤灰碎石樁的優點還在于此方法能夠強化地基的抗壓能力,而且其成本低,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水利工程的施工成本。 3.2預應力管樁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技術也是水利工程中常見的地基施工處理辦法之一。在我國水利工程的地基施工中采用先張法預應力管樁與后張法預應力管樁技術,能夠有力的保障水利施工工程的安全性。 4.結語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需要根據復雜的地質環境的分析,采用核實的處理方法才能滿足水利工程建設的需要。本文通過對水利工程中地基的處理方式的簡要分析,為推動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曾文學,高春錦.水利工程施工中地基處理技術探討[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6(01):61-62. [2]郭虎.水利工程施工中地基處理技術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5(46):271-272. [3]吳金丹,于泳.淺談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地基處理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05):210. [4]馮是明,鄒福華.水利工程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J].水科學與工程技術,2013(02):78-80. [5]駱州,鄭焱冰.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地基處理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22):220.
下一篇:精細化施工管理策略在水利工程施工的應用 上一篇:導流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應用
|
![]() |
市政工程施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土石方工程專業承包、體育場地設施工程 |